查看原文
其他

为什么现在穷人家的孩子也吃不了苦?

成长一个孩子,幸福一个家庭,今日优选

影响一个社会。




在中国当下的社会中,富人的孩子是富二代,衣食无忧,生活优越。


但是许多的工薪阶层,收入并不高的家庭也把自己的孩子当富二代养,满足孩子的奢侈要求:手机电脑非苹果不要,衣服鞋子一定要耐克阿迪。


1



每个家庭的经济状况都是不一样的,所以才有穷富之分,但是我们也经常会听到穷人家的孩子能吃苦这句话。


不过,给孩子吃苦要分哪种"苦"?有一些苦坚决不能给孩子吃,否则孩子的一生就会受到影响。


可是也有一些苦孩子必须吃,这样才能让孩子更优秀更成功,那么孩子能吃得苦,究竟有哪些呢?


1, 学习之苦


如果说有一种苦孩子能吃,那么必定就是学习之苦,因为只有知识才能改变命运,而孩子只有好好学习,才能获取更多的知识。


但是想要取得不菲的成绩,那么孩子就要拼命的努力,所以这种苦不吃是不行的,当然在学习上吃苦的孩子也会取得更好的成绩,长大以后还会有不凡的成就。

2, 失败之苦

失败乃成功之母,如果孩子不在失败中锻炼自己,那么也就体会不到成功的快乐。

所以这样的苦父母也要让孩子吃。


而且多尝试几次失败,才能让孩子累积一定的经验,也才能锻炼孩子坚韧不拔的性格。


那么孩子之后不管遇到什么样的困难,他们都会勇往无前,所以失败之苦也是孩子必须要吃的一种苦。

2


去朋友公司谈事,说到团队建设,他困惑地说:“以前我觉得穷人家的孩子能吃苦、有责任心,现在简直不敢招家境不好的员工,穷人家的富二代太多了!”


“富二代”,在人们印象中与好吃懒做、挥金如土、不求上进、行为乖张划等号,顾名思义是因为家里有钱、宠溺,造成孩子不懂事。


但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尤其城市新中产的崛起,言正行端、吃苦耐劳的富二代越来越多。相反,穷人家的孩子却沾上了以前富二代的毛病。


这个现象最大的原因是家人的补偿心理,越是家境不好,越觉得不能亏了孩子。

当下的中国,有一个很可怕的现象——“全民富二代”

“富二代”,在人们印象中与好吃懒做、挥金如土、不求上进、行为乖张划等号,顾名思义是因为家里有钱、宠溺,造成孩子不懂事。富人家的孩子当富二代养,穷人家的孩子也当富二代养。


但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尤其城市新中产的崛起,言正行端、吃苦耐劳的富二代越来越多。相反,穷人家的孩子却沾上了以前富二代的毛病。


这个现象最大的原因是家人的补偿心理,越是家境不好,越觉得不能亏了孩子。


宁肯穷了全家,也不能穷了孩子,是他们的教育信念。在这种环境下长大的他,习惯了伸手讨要,缺乏感恩心理,今天花明天的钱,消费远远超出他的能力。

更要命的是,责任心几乎为零。我穷我有理、我弱我有理,这种心态会让身边的人对他有很大意见。人际交往上彻底失败。


有多少父母,不顾家庭资源禀赋差异,百般努力,倾尽所有,让孩子享受最好的生活条件。夫妻俩加上四个老人,六个人面对一个孩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真是含在心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掉了。


3


补偿心理,是长辈的自我安慰。


10年前,穷人勇于承认自己的不足,在教育孩子问题上能够保持清醒:我们家境不好,你要多扛责任,自强自立;


如今,各种创富神话冲击社会各个阶层,越来越多没有创富的人,把责任推给机遇、社会不公、阶层固化,因为看不到希望,只能倾尽所有对孩子进行补偿:我不管你将来如何,至少小时候,别人有的你都有。


这就直接造成了一个恶果:家境越不好,越容易把正常的教育当成吃苦,并以让孩子吃苦为耻。


我去一个赛艇俱乐部玩过几次,有个14岁的男孩给我留下深刻印象。他每天早晨6点起床,搭公交转地铁再步行来训练。训练完毕,帮教练收拾好器材,去另外一个地方打篮球。


要去美国留学,他担心体力跟不上,跟同学玩不到一块儿,所以拼命练习。


晚上,他还要回家给父母做饭。他妈妈只会做西餐,他爸对吃没什么要求,他想吃什么,就得做给全家人吃。


如果不是在赛艇俱乐部看到他,我会把“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安到他头上。


他父亲是上市公司高管,我问他为什么这么舍得孩子吃苦。他惊讶地说:“怎么叫吃苦。这不就是活着的日常吗?”


如果你身边有诚实的创业者,而不是像马爸爸一样会演讲的,你可能同意这样的观点:富人都是真正苦过的,他们不会觉得让孩子吃苦是很大的问题。


4


限于自己的眼界,经济条件不好的家庭,很容易在教育上犯第三个错误:认为只要学习好就行。


他们的孩子不管学习好不好,反正从来不洗内衣、不打扫卫生、见到陌生人不打招呼,成绩以外的事情跟他没关系。


这样直接导致孩子的责任感差、社交能力差。工作后,成了团队里做事不动脑筋,出问题就想推卸责任的小公主小王子。


他们从没把自己当成一个完整的人,可以对某个综合性的项目负责,而是一枚螺丝、一个零件,幻想后面有为自己收拾战场的家长。


富人穿100块钱的衣服是节俭,穷人穿同款就是穷酸;你家孩子去咖啡馆打工是赚零花钱,贝克汉姆的儿子去打工就是励志。


在这样的社会现实中,贫穷的父母往往培养了孩子过剩的自尊。为了不让别人说自己的孩子是穷人,干脆不让他们穿100元的衣服、去咖啡馆打工。


贝克汉姆儿子曾去咖啡馆打工,时薪20元人民币


然而,自尊是虚无的,生活是现实的,虚荣不能帮任何人撑过一生。


贫穷家庭的这种自尊教育,让孩子特别“晚熟”。当同龄人已经知道踏踏实实为一日三餐、十年后的生活拼命时,他们却抱着热乎乎的自尊心,幻想只要摆出成功人士的派头,就能成功。


贫富差异,本质上是教育的差异。当富人已经转变教育方向,开始培养能够更好适应社会的复合型人才,穷人却走起了10年前富人的弯路:无限度地宠溺孩子,只求成绩,不求其它。


结果,富人家的“穷二代”越来越富,而穷人家的“富二代”越来越穷。


5


当然,让孩子吃苦要分情况,所以家里再穷,也不要让孩子吃以下这3种苦,不然孩子注定一辈子都是穷人。



1, 自卑的苦
有的家庭可能经济比较困难,所以为了节约开支,在孩子年龄比较小的时候,就会让孩子捡着别人的衣服穿,当然这确实能够给家长们减轻经济负担。


不过孩子若经常穿别人的旧衣服,就会有一定的自卑心理,因此这样的苦对孩子来说有害无益,甚至有的孩子还会越来越不自信,总觉比别人低一等。


长大以后性格也会唯唯诺诺,尤其是女孩子,她们天生爱美。所以到了一定的年龄家庭经济再困难,也不要让女孩经常性的穿别人的旧衣服,这肯定会对孩子的心理成长带来一定的影响。


2, 体罚的苦
孩子成长阶段难免会犯错,但是,有的家长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往往会用殴打的方式来让孩子记住自己的错误。


可是,这种打骂孩子的方式不但不会让孩子改正错误,而且有的时候还会让孩子更叛逆,所以体罚的苦家长不要给孩子吃。


因为这不但让孩子的性格会发生改变,而且,有的孩子还会走极端。同时,大部分挨打的孩子都会变得越来越胆小,心里也会越来越恐惧,所以这样的苦,不但不会让孩子进步,反而会害了孩子的一生。

3, 留守的苦
还有一种苦,我们不提倡家长让孩子吃,那就是留守的苦。可能现在社会经济压力比较大,家长们为了赚更多的钱,也为了维持生活,不得已的情况下就会离开孩子去外地打工。


可是留在家里的孩子缺失了父母的疼爱,性格会变得异常敏感,而且,对孩子来说,最好的礼物是父母陪伴在身边,所以这样的苦让孩子承受太大的压力,那么家长们最好不要让孩子吃这种苦。


可以选择在家很近的地方工作或者劳动,也可以把自己的孩子带在身边,相信家长们一定能克服种种困难,只要把孩子留在身边,就是对孩子最好的爱。

我们经常会听到老人们说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但是对孩子来说有一些苦对成长有利,可有的苦却会损害孩子的健康生长,尤其是以上三种苦,家长千万不要让孩子吃。
那么你有没有让孩子吃以上三种苦呢?你觉得还有哪些苦是不能让孩子吃的呢?欢迎分享你的观点,我们一起讨论。


面对、接受、处理、放下。愿天下为人父母者,都坚信父母比学校更有力量,再大的教育资源差异,也比不过父母心态的差异。


来源:家庭教育义工 孩子的成长  编辑:成都夏虎律师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